close

 麵攤婆婆     

隔代教養的問題是現代社會常常發生的事情,那麼要怎麼使用理財來保障生活呢?(※ 封面圖為情境示意圖,非案例本人)  
【案例背景】在街角賣麵的張婆婆已經62歲,總在夜深時看著她獨自帶著兩個小孩收拾麵攤,乖巧的孩子熟練而俐落的動作,特別引人注目。在一個偶然機會跟張婆婆聊起,才知道她兒子二年前託她照顧小孩後,人便不知去向...

張婆婆說著說著便掉下眼淚,張婆婆說她對兒子已經不抱有任何期望,但她這二個乖孫很懂事,她想讓他們二個好好唸書,可以自食其力,好好過生活,不要再像他們的爸爸一樣。唯一的擔心是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壓的她身體越來越不好,她不知自己還能照顧孫子多久。

 【財務現況】
張婆婆麵攤的生意雖然還不錯,但多年的積蓄大多給兒子還債去了,省吃儉用的她身邊大約只剩100萬元左右的定存,有一間小公寓自住,目前沒有貸款,每個月的麵攤淨收入約有3萬元,生活支出約1.5萬元。二個孫子喬婷與喬宇分別念小四和小二,他們很認真讀書,功課也不錯,張婆婆希望如果她的能力可以的話,要栽培他們二個至少唸到大學畢業,不過張婆婆說:「你們要用功唸,我只能負擔得起國立大學喔!」二個孩子點點頭,因為他們知道婆婆的辛苦。
張婆婆心裡真的很擔心自己是否能負擔得起對孫子的承諾?還有萬一兒子又回來要錢,或者是她如果不在了,兒子把她要給孫子唸書的這筆錢也給拿走了呢?

 【理財建議】
張婆婆對兒子的顧慮確有其合理性,我們可以使用一個大家常聽到但相對不熟的工具—『信託』,來解決陳婆婆的問題。

 一、開立信託帳戶:
信託財產具有獨立性與安全性,指定用途為孫子之大學教育學費及生活費支出,這樣可以確保不肖的兒子無法再動支這筆錢。

 二、試算孫子女教育基金:
預估二人國立大學學費現值每年5萬元,每月生活費最高8,000元,學費成長率3%,通貨膨脹3%,投資報酬率5%來計算,張婆婆現有100萬元已能滿足未來的學費支出,但顧慮到婆婆的投資屬性極為保守,若將投資報酬率下拉至3%,則張婆婆須每月再定期定額8,000元至少三年,也可達成孫子女高等教育需求。

三、擠出婆婆的醫療基金:
婆婆顧著孫子的需求,忘了自己的身體狀況也在漸漸變差,為預防年紀大時的醫療需求,若只單靠現有的存款,將會排擠掉孫子的大學教育資金預算,但因為婆婆的身體狀況及年紀,也無法再藉由保險來分擔這樣的風險,因此建議:

1、將婆婆的醫療費用支出列為信託指定用途。
2、若要積極的作法,可將教育費用準備金與醫療費用準備金切割,分別給予不同的投資報酬工具。教育費用準備時間較長,可考慮使用風險稍高的投資工具,有機會得到較高的投資報酬率。醫療準備金則因發生時間的不確定性較高,建議使用定存或附買回票券等變現性較佳的工具來投資。
3、除了原先定時定額的儲蓄計畫外,最好能不定期不定額存入信託帳戶,以期在最短時間之內能將醫療準備金拉高至一定的安全水位。

張婆婆的最大變數在於自己的身體狀況,一旦健康有大的變化,婆婆的麵攤就不會有收入,一家三口就只能坐吃山空,因此張婆婆的最大資產應是「婆婆的健康」,一定要做好糖尿病及高血壓控制,定期回醫院追蹤,畢竟婆婆才是幼小的喬婷跟喬宇的最大保障!

 
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林元老師 的頭像
    林元老師

    三民輔考-林元老師 金融銀行專業教室

    林元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